老年人怎样预防冒质疏松和骨折
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。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骨骼内钙质的大量丢失,使得骨的脆性增加,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骨折。因此,应引起老年人对此病的重视。
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与下列因素有关:
1.内分泌紊乱:骨的生长与代谢是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和控制。人到更年期以后,性腺功能衰退,性激素水平下降,导致与皮质激素之间的平衡状态失调,从而产生骨基质减少和成骨细胞活动减少,出现骨质疏松症,在女性更为明显。
2.营养因素:老年人活动量少,进食也少,肠道的吸收能力也差,尤其对钙的吸收下降更明显。蛋白质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D、以及钙质都是构成骨组织的基本物质,这些营养成份供应不足,也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一个原因。
3.缺少运动:经常不断的肢体活动和肌肉收缩,可以促进骨的生长与钙在骨内沉着。老年知识分子长期在室内工作,缺少活动。或者因病长期卧床,都可导致骨质疏松。
4.缺少阳光照射: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,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、维生素D有促进钙的吸收和使钙沉着在骨上的作用。因此长期在室内活动,不外出晒太阳,容易发生骨质疏松。骨质疏松的发生是缓慢的过程,可不出现任何症状,有人常有腰背部疼痛。由于骨密度减低,骨头不结实,所以很容易发生骨折。
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是股骨颈骨折,即大腿骨的根部骨折。常常是由于跌倒时引起,骨折后不能行走,患侧髓部和大腿疼痛。也有的疼痛不明显,还能勉强行走,这样容易造成骨折移位,因此凡遇有老年人髓部受伤,不管有无明显疼痛,都要送往医院拍X光片检查,在运送之前应将患侧肢体与躯干用一木板固定,使髓部和下肢避免活动,以防骨折断端错位。桡骨下端骨折是在腕部,常因摔倒时手掌着地而引起的。多半有错位,疼痛明显。脊椎压缩性骨折,多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生的。老年人脊椎骨发生骨质疏松,容易发生脊椎骨相互挤压与塌陷而造成压缩性骨折。
如果多次在不同部位发生这类骨折,就使人变矮,形成老年性驼背。老年人发生骨折以后,应送到医院骨科检查,X线拍片进一步明确诊断,确定骨折部位和性质,以便制定治疗方案。一般骨折一个月内,患肢避免活动,股骨颈骨折要卧床休息,不要盘腿,以防患肢外旋。6~8周可持双拐下地活动,使伤肢不要负重。4~6个月后经X线照片,证实骨折已愈合,可以练习行走。如有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需手术治疗。
太岁网药物治疗可服中药接骨九、接骨丹,西药鱼肝油和钙片等。骨折初期由于患肢肿胀、疼痛,病人卧床,在饮食要注意清淡,容易消化。到骨折3~4周左右,正是骨折愈合,骨痴形成的时候,此时需要进食充足的蛋白质、钙质、维生素、可食煮骨头汤、鸡汤,炸鱼、鸡蛋、豆制品,新鲜蔬菜和水果等。
在骨折恢复期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,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活动量,直到肢体功能完全恢复。
老年人骨折的愈合能力差,而且由于长期卧床,不能活动,容易引起肺炎、褥疮、泌尿系感染,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,因此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十分重要。卧床期间,每天要定时活动或按摩健侧肢体,叩拍背部,帮助排痰,鼓励病人多饮水,及时排尿,保持皮肤和会阴部清洁,以防并发症的发生。